衙内闯三国_第14章:论将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4章:论将 (第1/2页)

    “少君此来,究是为何?顺虽官微职卑,但军务多驽,实在是不能久陪……….”价叶子哗哗一阵响,高顺已是霍得站起,满面怒气的沉声道。

    静静的看着他,眼中波澜不兴。毫没因高顺的突然起身而有半分波动,刘璋只是淡淡的看着他,眼神中一片平静。

    “将军将死矣!特来救之。”

    就在高顺被看的有些绷不住了时,刘璋忽然开口扔了这么一句话出来。

    这句话一出,不但高顺猛然一愣,身边因为高顺暴起,正满身防备的赵云也是气势一窒,扭头傻傻的看着刘璋。

    “你!”高顺反应了过来,心中怒火翻腾。

    “高顺如何便要死了?少君又如何来救?嘿,若是说不出个道理来,休怪末将得罪,令尊刘使君纵是位高爵重,某家丁刺史却也不见得矮了半分。”目中射出冷意,高顺话语如同夹着冰碴子一般而出。

    赵云面色森冷,手按上佩剑。

    刘璋却忽然笑了。

    “敢问将军,何为将?”刘璋淡淡的道。

    “嗯?”高顺一愣,随即双眉一轩,答道:“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五个方面罢了。有知己知彼的智慧,能奖惩分明的信誉,能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一样的仁义,能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的勇敢,再加上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严,这些做到,就是大将了!”

    “呵呵。”刘璋等高顺说完,呵呵一笑轻轻摇头,淡然道:“将军所言,只是成为一个大将的条件而已,却不是我问的将。”

    高顺一呆,面上闪过不服之色,斜眼看着刘璋哂道:“倒要请教少君,怎样才是将?”

    “所谓将,是统御士兵的人,是所有士兵勇敢作战的胆魄!”刘璋面色一正,沉声说道。

    “善于统御士兵的将,可让千军万马,如臂使指。旌旗所向,战必克,攻必取,没有什么能挡得住的。将,是一支军队的魂魄。聚石可成山,握指便为拳,力之所至,使士卒敢战,无所畏惧,敢迎锋矢。百万之众,有了将才能称为军队,是一支真正军队的基础,正因这样,所以才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。我这么说,将军以为对不对?”

    高顺愣愣的听着,觉得刘璋这番解答,多少有些强词夺理,但却不能说不对,只得点点头。但转念又想,这又和说什么自己要死了有什么关系?

    刘璋见他眼神,心下了然。嘴角微微勾起,肚内暗乐。怎么说动高顺,他昨晚实在是策划了良久。从开始通名求见的第一步起,便牵着高顺的思路跟着他安排好的步伐走。

    你高顺不是心性坚韧吗,我就先乱了你的心境,趁你心防失守时,再以惊人之语给你鼻子上栓个绳扣。接下来,主动权在我手中,咱们就可以慢慢玩了。

    “将军既赞同璋的说法,那么,我再问,什么样的人,才是能指挥驾驭这种大将的呢?”刘璋不动声色的,先是绕了个圈子,终是将问题绕到将领效忠的对象问题上。

    若不这样,一开始就来下说辞,说什么丁原其实不是个好主子,你还是来跟着我吧。只怕高顺的回答,多半就是一根麻绳,直接把他绑了扔到丁原面前去。

    高顺这会儿脑子已是有些发懵,听到刘璋再次扔出的问题,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。好在刘璋似乎也没准备让他回答,而是自己自顾说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能指挥驾驭称为将的人,必须要知将、明将、信将!所谓知将,是为眼界开阔,胸襟宽广。善取人长处,避其之短。所谓明将,却是知其强,便尽可能发挥其强,不能因事而废,因短而略其长。而信将,则需推心置腹,内结情谊,外托重权,勿因宵小之言而疑其心,勿因馋涎之语而毁其行。善御将者,必放眼大处,明时局,知时势,何时用将,用于何处当了然于胸。此,方为将之所依,将堪所依。是有明君择臣而用,明臣择主而侍之言。”刘璋说到这儿,将话头停下,目光看向高顺。

    高顺朦朦胧胧的似有所觉,眼眸微缩,若有所思着。

    “方才所言,乃将与御将之论。今璋问将军,今时天下之势如何?不知可能试言之?”刘璋不给他反应的时间,又抛出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高顺听到刘璋问起这个,面色不由微微一变,身子不自然的动了动。目光往门窗所在扫了一眼,这才沉吟起来。

    “顺只是个军汉,若少君问军旅之事,或可答之,政事吗,实难明了。”深深看了刘璋一眼,高顺干脆推了个干净。

    “哦?将军真不知吗?”刘璋笑眯眯的看着高顺,轻轻的反问道。眼见高顺微微变色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