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_第十五节 占领左营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十五节 占领左营 (第2/3页)

明代时候,都给外面包上了砖,在之前,甚至包括汉唐时期,其实中国的城墙大都是土城。

    这种筑城方式放在干旱少雨的北方,尤其是西北地区当然可以,黄土铸就的西安城可以屹立几百年,阻挡无数游牧民族的袭扰,可这是台湾,是亚热带地区,土城的耐久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当年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,建造城堡的时候,是用红糖跟沙石混在一起建造城墙的。而清政府显然不愿意投入这么大。

    周琅之前已经跟村里的老者打听过这座城的情况了,康熙平了台湾之后,就在这里建立了凤山县,可一直没有筑城,因为担心被反叛势力利用,只建设了衙署,直到康熙六十年,才修筑了县城,据说是衙署被人攻破过。雍正年间,知县在城墙外种了三重刺竹加强防御,乾隆年间,又有知县在四门修建了炮台。

    但这些措施似乎都没产生过什么作用,乾隆五十一年(1786年)林爽文起义,台湾南方天地会首领庄大田响应,攻破过左营城,之后凤山县就从左营迁到了陂头街新城。林爽文起义在台湾闹了两年多,也就是五六年前的事情。这座城五六年前曾被攻破,之后又没有休整,而是直接搬走了,加上是土城,还是康熙时期修筑的老城,整体情况很不理想,从望远镜中都能看出多出垮塌。

    反倒是那些刺竹很麻烦,刺竹这种职务,带有尖刺,刺倒是伤不了人,可这种植物可以密植,一株挨着一株,简直就是一道竹墙,就只有城门附近没有刺竹阻挡,除非周琅他们愿意费力清除这些刺竹,否则就只能从城门附近正面进攻。

    至于怎么打,军事指挥上,周琅还真说不上话,他不由的看向了一边的科林。

    科林正拿着一张新绘制的地图跟他的副手在商议,左营的清军都知道盯着东方曙光号的一举一动,作为这个时代最正规的西方軍队军官,科林打仗当然不可能不做侦查,所以他也派人做过侦查,并绘制了简单的侦查地图。

    科林的其他安排也在进行着,虽然只有三十个雇佣兵,但他们的显然更正规一些,有人在指挥水手将大炮安置到位,有人在把其他水手整成队列,至于什么时候发起进攻,怎么进攻,这些周琅都不清楚。

    他走向了科林,周琅心中着急,他最担心的是拖延时间久了,敌人的增援随时会到,所以在他决定要占领这座城的时候,他就恨不得马上占领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周琅询问道。

    科林放下手里的地图道:“这座城不大,不难打。我计划派炮兵正面与对方炮战,掩护步兵从侧翼迂回过去。”

    他说着手指了一下城角,那里有一处垮塌,但有没有垮到底看不清楚,被刺竹挡住了,不过从垮塌的状况判断,即便没有垮出一个缺口,也能攀爬上去。

    一刻钟之后,一个士兵来报告,科林表示准备好了,马上命令炮击,发布命令的时候,丝毫没有征求过周琅的意见。

    周琅看过去,炮兵阵地安放在两座榕树旁边,这里是一个缓坡,坡下是官道,其他士兵就在官道上列阵。

    炮手并不是科林的人,科林的三十个雇佣兵现在也列阵在坡下,开炮的是哈拉尔的那几个挪威水手,他们都是很好的炮手。

    四发炮弹呼啸着砸向左营城,一样高度的炮口,炮弹的轨迹却偏差很大,一发炮弹径直飞入了城中,一发炮弹打在了城墙上,一发则轰在了附近的刺竹林里,还有一发谁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。

    炮手们训练有素,立刻重新装填,校准方位,将反冲偏移的大炮恢复原位。

    周琅紧紧盯着城头,他知道左营也是有大炮的,可却迟迟没有开炮,不知道对方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哈拉尔用的是开花弹,这种使用木条作为延迟引信的开花弹,在西方已经很寻常了,也十分可靠,一般是用来压制敌人步兵,攻城则是用实心弹重炮,但这几门大炮既不是重炮,现在也不是为了轰塌城墙,只是为了掩护科林的雇佣兵争夺城墙,因此用的是开花弹。

    发射了三轮过后,左营城上的大炮终于响了,可是谁也没看到炮弹飞来,谁都不知道什么情况。

    这时候阵地上已经弥漫了一片白烟,科林命令雇佣兵出战,他们排成三列纵队,跑步向右侧快速推进。

    大炮还是按时响起,但发射的速度并不快,繁琐的装填过程,好几分钟才能响一次,但左营的炮台一直没有反击。

    周琅更关注科林的行动,看到他带着人跑步靠近了城角,这座城并不大,城周只有八百丈,一面城墙也就两百丈长,六七百米而已,科林的三十个雇佣兵很快就跑到了城角附近,然后拿着军刀开始砍伐刺竹,他们砍出了细细一条路,然后放了许多火药,点然后炸开了一条宽敞的通道。

    看着科林带着士兵钻入了刺竹林,隐隐能看到他们在攀登城墙,周琅始终没发现他们遇到什么阻碍。

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