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章 初遇梦雨 (第2/2页)
部分时光都花在提水砍柴、生火造饭上。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年。 就在厉天途十岁的某一天,玄机老道把厉天途从浮云观赶了出去,同时被丢出来的还有一本竹制版《道德经》,这本书也是厉天途童年学字的启蒙书,被他背了个滚瓜烂熟了然于胸。 《道德经》是道家经典,阐述的是世间大道。如今世人都在追名逐利,正统的竹制版《道德经》存本已然不多。 厉天途五岁识字,识的尽是《道德经》中的五千字,到十岁那年,他每天一遍,已经把《道德经》诵读了一千八百多遍。但让厉天途奇怪的是,读的次数越多,他越觉得难以理解,这似乎与玄机老道跟他所说的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现”有所矛盾。 直到今日玄机老道把他赶出山门任其自生自灭,厉天途也没能有机会把心中的疑惑说与老道一听。 不过,不幸中的万幸是,这本伴他不断成长、或许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一部分的竹版《道德经》还是被吝啬的老道扔了给他,让厉天途幼小的心灵有了些许的安慰,同时让他主观上认为老道还是了解自己的。 玄机老道性情古怪,玩世不恭,一旦决定的事情从来没有改变过。这年,年龄虽小但心智已然成熟的厉天途跪伏于浮云观道观大门前,对着兀立道门正中的玄机老道背影叩了三个响头,而后一言不发揣着怀中《道德经》一步三回头离开了生活十年的浮云观。 厉天途下山之后,一直流落在京师街头。 十岁的少年离开大人独自生存,挨饿、受冻、忍辱骂,厉天途吃了不少常人无法吃的苦,但好在还有随身的《道德经》相伴。人在极端痛苦之下总要找寻精神依托,而这本《道德经》就成了厉天途唯一的疗伤圣药。不管肉体上受了多大的苦痛折磨,厉天途只要研读《道德经》,就有一种心神离体的感觉,仿佛感觉不到痛,有的只是精神上的愉悦。环境磨炼了厉天途的肉体和心境,《道德经》又让厉天途的心境得到了质的升华。 不知是熟读《道德经》的熏陶还是厉天途天性淡然,他那骨子里并没有艰苦环境下容易造成的偾事激俗。相反,他对上天充满了感激。感激上天让他来到这个世上,感激玄机老道对他十年的抚养之恩,庆幸自己意志刚强在如此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下,此时此刻他还能活着,看这一方天地的花开花落,云卷云舒;观这一片心田之中的宠辱不惊,去留无意。 人能活着,已经不易。厉天途是个容易满足之人。 也许上天对心存感激的人确实不薄。在他流浪生活的第二年,他遇到了足以影响改变他这一生的贵人。 禁卫军统领严无悔,就是他的贵人。严无悔把他从贫民窟带到了皇宫,给他安排的差事也足够温饱。虽然干的是苦活累活,但他已然满足。也许,给予他帮助只是严无悔的无心之举、举手之劳,但对厉天途而言,滴水之恩,自当涌泉相报。严无悔的恩情厉天途铭刻心中,自始至终都未曾忘记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