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明朝之旅_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工艺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工艺 (第1/2页)

    临出发前,朱棣又召朱慕辰进宫。

    众人只当朱棣找他是谈小琉球战舰的事儿,却不知叫人是要谈北地的事儿。

    宫中,朱棣走在前面,朱慕辰则跟在他半个身子之后,他安静听着这位天子在描绘自己想象中的蓝图。

    朱棣抬头看了一眼蔚蓝的天空,长舒了一口气,“我们大明朝,要是能收复元朝的失地,那该多好啊。”

    想来这也是朱棣几次北伐,不除根不甘心,原来症结在这儿。

    朱慕辰当然清楚,元朝的疆域图有多大,多少帝王一生的梦想,就是守住元朝的疆域图,可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。

    “北地至今为止,也没有尽归统一,女真一日不灭,我便寝食难安。

    但如今国库空虚,实在难以支撑长途跋涉的征战,只有先在瓦剌和鞑靼两处安营扎寨,才能解除隐患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皇上,除了要安营扎寨,还要搞畜牧业,北地多以牲畜为主,但如果能种植谷物,再配合上牲畜,那将很大程度上解决粮食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朱慕辰总是能一句话,就说中朱棣忽略的事情。

    目标宏大,目光长远的人,难免会在小事儿上疏忽,譬如朱棣,一心想的都是如何扩大疆域,忽略了粮食生产问题。

    但朱慕辰心里清楚,只有百姓吃饱喝足,国家才能安心打仗,否则只会落的一个内忧外患的下场。

    “楚王一语中的呀。”朱棣回头看向朱慕辰,眼神中的赞赏清晰可见。

    “皇上过誉了,我只是吸取了这次北伐的经验,万一我们的大军那时断粮,那后果将不堪设想。”要是现在,朱慕辰想起来都有一些后怕。

    “北地的事儿,暂时不着急,先让那两处休养生息,看看女真部落的态度,再做决定。

    多次北伐,确实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,我们的军队也需要整顿。”朱棣终于肯放缓进攻北地的速度了。

    “皇上,臣有一不情之请。”朱慕辰见时机成熟,便开了口。

    “说来听听。”朱棣心情颇好。

    “臣想在小琉球建造一座兵工厂,用来打造大炮和炮弹,我们的战舰不仅造一艘。

    之后会有大小不一的战舰,所需要的武器也须得配合,而我……”

    “楚王啊。”朱棣语重心长的叫了一声,“既然让你负责小琉球的事宜,那便是一应事情都交给你负责,需要什么去户部工部要便是了。”

    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,这便是朱棣的帝王之道。

    朱慕辰回应的刹那,心底对朱棣的敬佩,又多了几分。

    “此次你去小琉球,是为大明朝尽心尽力,南京城中你就放心吧,朕替你看着,不会让你的家人,出任何意外。”

    朱棣仿佛是知道朱慕辰心中担忧什么,直接点明了跟他说。

    “臣,多谢皇上。”朱慕辰感激道。

    看天色太晚了,朱棣也不留着朱慕辰在宫中,特意安排人送他出宫。

    迎着月色,朱慕辰在马车里,还借着灯光在绘制图纸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小琉球上,郑和已经带着一众官员在港口等候,他在之前也没想到,楚王朱慕辰会亲自前来观察建造进度。

    不过这样也好,他自己也觉得建造的速度太慢了一些,但又找不到问题所在,如果朱慕辰亲自前来的话,问题肯定就可以迎刃而解了。

    看着远方的海面上已经可以看到船只的踪影,郑和心中也是一凌,赶紧直起身子,然后回头示意身后诸位大臣赶紧收拾一下自己。

    船只靠近,郑和率先迎上去,看到朱慕辰的第一眼,他便立即抱拳弓身,恭敬的说道:“臣郑和,见过楚王。”

    “郑大人不必多礼,许久未见,郑大人风采更胜啊。”

    楚王朱慕辰在寒暄的时候,郑和身后的诸多大臣也是纷纷跪下问安,朱慕辰跟他们简单的客套之后,便与于谦一起,被郑和请进了事先就安排好的驿站当中。

    一进门,郑和就开门见山的问道:“楚王此次前来,是因为铸造战舰进度迟缓一事?”

    楚王点头,坐下的同时于谦已经为他倒上一杯茶,他不急不缓的说:“按照之前的设想,此时的制造进度确实是缓慢了不少,郑大人是有什么意见想提吗?”

    郑和皱着眉摇头,凝重的解释道:“实不相瞒,我一直都在按照楚王所给的图纸督造,但速度总是提不上去,无论是物件的制造还是组装,都比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