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天顶峰_第二十九章 我这一刀可以砍死你!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二十九章 我这一刀可以砍死你! (第1/1页)

    “形式是指招法、形态,彻微、通意二者我们也懂,就是不知‘入神’又是什么?”天机老人问道。

    严涉道:“入神之境,本座也只是略微触及,不曾真正跨入。如果非要细说,人有三宝精气神,所谓入神,就是一种精神意志与武学修为容纳交融的层次,就如李探花的飞刀。”

    李寻欢愣了一下:“没想到李某在教主眼里竟有这等的境界成就。”

    “李探花何必谦虚,小李飞刀的非凡本就不需多说,否则那个和尚为什么偏偏要救你?只因你的境界是他亦不曾触及的。”严涉瞥了眼不远处还在和芮钰对峙的灰衣僧人。

    “你的武功虽然称不上登峰造极,境界上也算不上宗师,但你与别人不同的是,你的心境与自身非常契合,将对苍生之大爱完全融入手中飞刀,‘知行合一’,这样如何称不上刀中之神?”

    严涉并不掩饰自己对李寻欢的敬佩。

    同时又以讥诮目光看向天机老人:“所谓知易行难,有的人说起道理是一套一套,境界高深莫测,但实际上却是不堪一击,只因领悟到不代表他真的做的到。而李探花你却是可以做到之人,知行合一,这样的境界放在儒家就是‘尽性’之境,虽不足以称圣,却可为贤。”

    “尽性?”天机老人先是沉默了一会,然后问道。

    “《中庸》有言:惟天下至诚,为能尽其性;能尽其性,则能尽人之性;能尽人之性,则能尽物之性;能尽物之性,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;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则可以与天地参矣。

    此言道尽儒门修行,乃至诚、尽性、天地同参三大境。”

    “我亦曾听闻‘至诚之道,可以前知’,不知可与此有关?”孙小红插嘴道。

    严涉道:“至诚之道,乃是道心通明,无尘无垢之境,达此境界,可明自我本心,故而通万物,臻至前知。世人皆以为此境界已是儒门修行最高成就,实则不然,至诚之境最多可称大儒,唯有更进一步,尽性了命,知行合一,人物共生于道,礼赞天地之化育,才是上窥圣贤之道,以至最终与天地参。”

    严涉如同一个充满智慧的儒生,望着四周众人,庄严神圣:“唯天之大,唯圣则之。天道、地道、人道,一也。圣人至诚,其道博厚而高明,博厚可以配地,高明可以配天,故可则天地而与天地参,这便是古之圣人之境界,也就是我所说得道之境。”

    至诚前知、尽性了命、与天地参!

    “没想到严教主竟对儒学有如此研究,倒是让我汗颜。”李寻欢脸上露出敬佩,“当初严教主要是和李某同年参加殿试,李某恐怕连探花都做不了。”

    严涉笑了笑,他当初好歹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人才,虽然专业和古文没有多大关系,但后世与这时代不一样,信息发达,想看什么东西一搜就是一堆资源。

    而这个时代的人,想看什么书,不知要会费多大的力气,根本不能相比。

    他本身对国学就非常感兴趣,记得穿越之前,他的电脑里还有几百个G的这方面资源,当初还被同学嘲笑过。

    要知道大部分人的电脑里虽然也是一堆资源,不过却都是那种方面的,唯有严涉比较洁身自好。

    天机老人在那里喃喃道:“唯天下至诚,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,立天下之大本,知天下之化育,与天地参。

    夫焉有所倚?肫肫其仁!渊渊其渊!浩浩其天!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,其孰能知之……教主你既明白这个道理,为何还要行魔道?”

    “正如先前所说,知道不代表做到。”严涉冷冷道,“何况圣人之道,与天地同参,与万化归一,也绝非你所领悟的那么粗浅。”

    “剑非剑,我非我,妙参造化,剑我两忘。你以为老夫悟不透你说的道理?”天机老人不甘示弱,他笃信佛教,喜欢禅理,以此总结出武学五大境界,一向很自负。

    严涉道:“你所说乃是以禅理解析武学。”

    天机老人道:“不错,禅理与武学本来就是相通的。”

    严涉道:“红花白藕青莲叶,三教由来一祖风。本来无论儒道释,高深之道理,皆是与武学有所相通,但禅宗并非释教,佛门八大宗流,禅宗只是其一,且出了名的离经叛道,与释门原旨早有极大区别。”

    天机老人道:“佛门虽有八大宗流,但禅宗却是中土第一,禅理如何不能说是佛理?”

    严涉冷冷道:“昔日魏晋之时,儒道合流,衍生出玄学,放浪形骸,离经叛道,清谈为甚,以至五胡乱华之际,清谈名士无一可用,神州陆沉。禅宗看似开明,实则刻意,已成佛门之玄学,如你对武学之论述,虚有其表,名不副实。”

    佛之一派,在印度诞生之后,历经原始佛教、部派佛教(小乘佛经)、大乘佛教、密派佛教四个阶段,传入中土后,与中原的儒、道文化合流,演化出性、相、台、贤、禅、净、律、密八大宗流,各有千秋,其中又以达摩开创的禅宗为最盛,禅宗在后来几乎代表了佛门。

    之所以会这样,是因为佛理本身非常复杂,一般百姓根本听不懂,无从学起,看着密密麻麻的经书就头疼。

    但禅宗讲究顿悟,不学佛法,不尊佛祖,放浪形骸,学起来就简单容易了。

    华夏之人自古就是喜欢偷懒,不喜思辨的。

    春秋之时有百家争鸣,后来到了汉朝就简化成儒教独尊了,儒门本身的学问也非常高深,但汉朝的大儒,一个个不思教义,只想着给圣人经书注释,这就是汉朝的“经学”。

    所谓经学,就是天下所有儒生,几百年的历史中,不研究其他的,就看那几本经书,一个字一个字的注释,认为圣人之书已经写尽世间道理,后人只要发掘即可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,延续到了魏晋,所有人都忍不了,所以就形成了为反叛而反叛的玄学。

    直至盛唐之时,风气开明,才再度有了百家争鸣的气象,但后来理学的出现,使得经学的老路重复。

    所有人只学四书五经,八股文取士,以至走的更极端,这归根到底,还是人都是喜欢简单东西的缘故。

    佛门也和儒门有着差不多的情况,禅宗之所以兴盛,与它的教义无关,纯粹是简单,只需要“顿悟”,不学习经义,反对一切语言文字。

    但没有足够基础的高深道理,实际上也不过是空中楼阁,所以后来才会有那么多招摇撞骗的假和尚,后世佛门虽然昌盛,但又还剩几个真和尚?

    因为禅宗太反叛了,不光反叛他们的佛祖,也反叛戒律,只喜欢披着袈裟,装模作样的“顿悟”。

    天知道他们是真顿悟还是假顿悟。

    所以严涉并不喜欢禅宗,也不喜欢天机老人禅理一般的武学道理。

    他来着流行实学的后世,虽然也喜欢讲一些玄妙的道理,但骨子里却是一个喜欢实践的人。

    理论与实践结合,才是正确的道路。

    虽然天机老人武学道理说的很厉害,但是他还是觉得

    ——“我这一刀下去,可以砍死你!”

    他拿起圆月弯刀,当即就是一刀,劈向天机老人。

    他有时就是这么粗暴!

    PS:凝镜电脑里的确有着几百个G的国学资源,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和凝镜交流交流。(???_??)?

    另外本文对禅宗的看法只是凝镜带有主观的一些见,大家不要较真,毕竟凝镜并不是什么专业人士,对佛门了解也不多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