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之疯了吧老朱忽悠我造反_第一百一十三章 这饼干能一年不坏?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这饼干能一年不坏? (第1/2页)

    洪武十三年时,朱元璋就偕同太子朱标巡视北境,命宰相胡惟庸监国。

    当时他早就看出胡惟庸善弄权谋,专权树党,在朝堂上排除异己,所以那次监国,是要让天下人都看清楚,是这乱臣贼子图谋不轨,他好剪除此贼的羽翼,肃清朝政。

    没想到这第二次监国,本以为好孙儿允炆初临朝政,当谨小慎微,无功无过即可。

    没想到这密保结尾,居然写着监国皇长孙以冯胜傅友德密谋造反,举家皆被下狱。

    理由居然是两人不敬皇权,派人损毁太子陵寝。

    朱元璋捏着秘奏,一脸焦急。

    损毁太子陵寝这事,他是准备找时候跟天下人说明白的,冯胜这混账办事妥当,找的都是安抚好的死士,大祭那天开掘墓穴的人,待消息传出后就自裁了。

    之后打开太子陵寝,是他亲自监督,工匠悉数赴死,知情者仅一名锦衣卫。

    而这锦衣卫现在就在护送他们,这消息是谁传出去的?

    “出事了!”

    朱元璋一脸不快的来到朱英面前,开口就说了一句。

    朱英正炒着菜,一脸疑惑的问道:“什么事?”

    看着朱英的面庞,朱元璋又陷入了犹豫。

    来问朱英,是想看看这小子有什么鬼点子,但要涉及到身世一说,他忽然间又不想这小子这么快知晓内情了。

    相比现在把朱英推出去,他更想弄明白这小子为何对洪武朝有偏见。

    一天不明白他北上找老四混的理由,他就不急着表明身份。

    “南京那边,把冯胜傅友德下狱了!”

    朱英把菜盛好,面无表情的说道:“这不正常吗?早晚的事!”

    “你如何得知?”

    朱英意兴阑珊,九月十二日,天子诏令,命朱允炆监国。

    在朱英的认知中没这一段,九月十二是确立朱允炆为皇太孙,国朝储君,入主东宫。

    但现在看来监国似乎也是认可了朱允炆,偏差不大。

    既然是朱允炆上台,蓝玉有他作保,是改变了下人物命运,但主体脉络差不了。

    扶持朱允炆这位弱主,这些淮西勋贵必须受到压制,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动手了,距离朱允炆上台监国也才过去三天来着。

    朱英把饭菜准备好,招呼朱元璋坐下,才将说过很多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总之,朱允炆没什么根基,要让他坐稳位置,必定要扫除些障碍的,我说的差不了,现在知道我并非危言耸听了吧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端着饭碗,接过朱英夹来的菜,一脸犹疑道:“但连蓝玉都赦免了,咱看老朱是有了别的想法,让朱允炆监国,谁给他这么大胆子,把两位柱国大将直接下狱。”

    “嗨,你理这些做什么,老朱的心思你也别猜,没准是趁着蓝玉这波引起的军中动荡,来个搂草打兔子,把冯胜傅友德在军中的羽翼也清理一波呢?”

    听到朱英这个见解,朱元璋紧皱着眉头。

    这想法他的确是想过,把这些勋贵的势力连根拔起,将来再提拔一些才干子弟,将来军中受了新君的恩典,自然会忠心于下一任君主。

    可汤和奏报一来,他就把这念头打消了。

    大明如今四方扰攘,辽东一战又迫在眉睫,若是清理了这顽疾,要想各地边军保存战力,就有大量的空窗期。

    若有战事,将来谁能力挽狂澜?

    “咱的意思是说,或许老朱不想杀这帮功臣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可能,你安心跟着我走就行了,别想那么多了!”

    朱元璋叹息一声,放下了碗筷,吃饭的心思都没了,见朱英没心没肺吃的正香,他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。

    “小子,你有没有想过,这次让朱允炆监国,或许只是老朱对他的一场考验,你也说过,要是老朱扶持的不是弱主,那大明自然不需要损失这么一批骁勇善战的将帅。”

    朱英乐了,咽下口中饭菜,咕哝道:“那你说说,不立朱允炆,立谁,朱棣?”

    “唉!”

    朱元璋不满的摇摇头,完全没了吃饭的心思,而是起身到了小院一边,负手看着南京方向。

    “不吃拉倒!”

    反正现在老黄被他带出来了,这次出行一切顺利,既然蓝玉带队,那他这个最大的恩人,让蓝玉回去通报一声,老黄要深耕此地研究这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