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四十节 智慧的诞生 (第1/4页)
高良明感觉自己进入另一个陌生的世界。 这里没有视觉,没有触觉,也没有听觉,唯有意识在流动。 是的,他感觉到了意识的流动,尽管他第一次出现这种感觉,可研究意识一辈子,他瞬间就明白了。 “锦瑟?” 高良明的念头涌动,呼唤学生,不是用声音,不是用文字,而是用意念。 “老师!” 几乎就在他念头涌动的瞬间,就得到了回复。 “这是催眠,还是某种新式仪器?” “这重要吗?” “手段不重要,但有助于帮助我理解。你是用催眠或其他办法,封闭了我对客观的感知能力吗?” “没有,您的感知能力并没有消失。您只是在我的意识中。” “那我能恢复感官吗?” “当然能,只要您愿意,您只是还没有适应!” 高良明在这没有声音,没有光线,也没有凉热的空间中安静下来,默默感知。他此时已然还不太清楚自己的处境,但他的修养让他能够对待一切变化泰然自若,在他看来,一切的变化,都不是变化,所谓的变化,不过是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因果而已,作为认识客观的意识本身是没有变化的概念的,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的因果律。 只是片刻,高良明感觉到了温度,有了听觉,当他念头一动,他睁开了眼睛! 他看到的,正是他自己,是高良明,他自己的额头,对着自己的额头。这很绕,事实上他现在是通过李锦瑟的眼睛在看自己,李锦瑟的额头贴着高良明的额头。 神奇的精力,新鲜的生命体验,一切都不相同。 只是看到,就让他感到惊奇,原来高良明是这样的,在自己的眼中,却不是这样的。 他仔仔细细观察了一番这近处的景色,接着就贪婪的去感受其他的感觉。他不知道李锦瑟是如何做到的,他不愿意现在就耽误时间来讨论这个问题,他需要去感受。 他追逐一生的哲学,在他看来,是一门最渴望确定性,而又最匮乏确定性的学术,无法定义,无法证明,只能不断的理论再理论。最核心的意识本身不能被认识,这是哲学最大的困惑,没人能解释意识到底是什么?而意识却又被哲学家视作最为重要的基础,哪怕是唯物论者,也不能否认意识的重要性。而在大多数哲学体系中,更是将意识当作唯一的主体。 自己的意识不能被认识,那别人的认识呢?同样不能被认识。别人看到的世界,跟自己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,这几乎是一个定论,可是有多么不同,却没人能说的清楚。 而这一刻,高良明可以直观的感受了,确实不同,截然不同,没有一处相同,但又大同小异。 他此时无法动弹,他只能看,只能听,可他看到的,听到的,跟自己过去看到的,听到的,都不一样。视觉上,色彩的轻重,甚至色彩的本质都完全不同,李锦瑟看到的红色,原来是这样的,同一种红色,他们都能分辨出来,可对于红色的视觉,却又完全不同。有的颜色,甚至高良明从未见过,可他很清楚,现在看到的色彩,在李锦瑟眼中,一定出不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之分,只是跟自己看到的完全不同。听觉上,也同样如此。同一句话,他们听到的内容是一样的,可话本身又会完全不同。至于触觉,就更不一样了,俩人额头相抵,感到的应该是温热,可高良明觉得稍微有些寒凉,可他很清楚,他所感受到的这种寒凉,在李锦瑟认知中一定是以温热表达出来的。 此时是有时间和空间的,因为时间和空间的感觉,本就是意识主动去认识客观存在的一种反馈,只有去认识的时候,才有时间和空间,客观事物在瞬间的先后继起就是时间,互为规定至于无穷就是空间。 高良明直观体悟了许久,他感觉至少有一刻钟,如果没有,那只能说是他跟李锦瑟俩人之间对时间和空间感知上的差异导致。接着眼前一黑,接着就看到李锦瑟正远离他的额头,俩人分开了。 “你是怎么做到的?” 至此高良明才舍得浪费时间问出这个巨大的疑问。 同时他还在闭眼回味刚才的所有感觉,并且跟自己现有的感觉相对比,不由激动起来。这是他的一小步,是哲学的一大步。 “我本来就能做到。” 李锦瑟回答道。 高良明并不认为李锦瑟是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