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性的弱点_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(第1/6页)

    每年夏天,我都去缅恩州钓鱼。我喜欢吃新鲜的奶油草莓,但我发现由于某种奇怪的原因,水里的鱼儿却特别爱吃蚯蚓。所以在我钓鱼的时候,我就不能考虑我喜欢吃什么,必须要考虑鱼要吃什么,所以,我肯定不会拿草莓酱和奶酪当鱼饵,而是会挂上只蚯蚓或是蚂蚱再把鱼钩沉下去,然后对鱼儿们说:“嘿!你们不想尝尝吗?”

    钓鱼如此,“钓”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?

   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,英国首相劳埃德·乔治就是这么做的。当时有人就问他,有这么多的一战领袖,无论是威尔逊、奥兰多,还是克莱蒙梭都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,为什么只有你还屹立不倒、大权在握呢?他的回答是,他深知在与人交往时,如何投其所好。

    为什么我们只谈自己的所求呢?那是不是很幼稚、荒唐?当然,谁都会注意自己的需要,而且永远会注意下去。别人对你也是漠不关心的,因为他们也像你一样,关心的只是他们自己。

    所以,影响他们的唯一办法,就是获悉他们的需求,并告诉他们如何满足这一需求。如果你想要别人替你做些什么时,你就要牢记这句话。比方说:如果你不愿意你的孩子吸烟,你没必要对他发火,也没有必要教给他吸烟有害健康之类的道理,只需告诉他,吸烟可能让他被篮球队拒之门外,也绝对得不了百米冠军了。

    不论你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、一头小牛或是一只大猩猩,都应该铭记这一点。下面就讲这么一个故事:

    有一次,爱默生和他的儿子想把一头小牛犊赶进牛棚,但是他们使尽全部力气,小牛竟然不进反退,死活也不进牛棚。小牛很犟,挺直了腿,寸步不离那片草地,父子俩也很“执着”,坚决不妥协。

    旁边有个爱尔兰女佣,看到他们的窘态,便上来帮忙。这个女佣一面把她的拇指放进小牛的嘴里,让小牛吮吸她的拇指,一面缓缓地倒退,小牛温顺地随她走入了牛棚。她虽然学问不高,可是却很了解牛马牲口的感受和习性,她了解这头小牛所需要的是什么。

    从来到世界上第一天起,你所有的行为都是自私的,因为你每做一件事其实都是想得到点什么。但是如果是给红十字会捐款呢,你说这又作何解释呢?的确,捐款是一种善举,是一种崇高的行为,但不是说这件事你毫无所图。有可能是因为你看人家捐款,感觉不能输了面子;也有可能是你的老主顾邀请你一起去的,又或者……反正捐款这件事肯定还是你希望得到点什么才去做的,可能是精神上的或是荣誉上的。

    但是如果你对金钱的占有欲远远超过了你对荣誉或名声的渴求,你肯定不会去捐款的。

    哈雷·奥弗斯特里特教授在他的名著影响人类行为一书中说:“行动受我们的欲望支配……无论在商业中、家庭中、学校中、政治中想要说服别人,最好先要激起对方强烈的欲望,若能做到这点就可左右逢源,否则就少不了碰钉子。”

    安德鲁·卡耐基曾是个贫苦的苏格兰儿童,他的第一份工作,每小时只有两美分的酬劳,可是后来他向社会捐助的钱却高达三亿六千五百万美元。他只上过四年学,却早已深深领悟到了能够影响他人的唯一方法就是“雪中送炭”。

    卡耐基的嫂子因为她两个儿子忧急成病,这两个孩子在耶鲁大学念书,可能他们都忙着自己的事,却把家里忧急挂念的母亲抛在脑后,连封信都不写。

    卡耐基愿意赌上一百美元说他能让这两个不孝之子回信。于是,他就给两个侄子各写了一封“闲扯淡”的长信,在信中他提到了各给他们寄去了五美元。

    其实,他并没有把钱放入信封中。

    很快他们便回信了,“谢谢叔父,但是……”谁都知道他们后边要写什么。

    我有个学生叫斯坦·诺瓦克,他来自俄亥俄州,他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,诺瓦克的小儿子蒂姆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了,可就在要入园的前一天,小家伙赖在地上又哭又闹死活也不肯去幼儿园。要是平常的父母,估计会大发雷霆把孩子关在屋子里,警告他最好听话,要不就给他点颜色看看。但是,诺瓦克却觉得那样做根本解决不了问题,必须要让蒂姆真正喜欢去上幼儿园才行。于是他坐下来思考,如果我是蒂姆,什么会吸引我喜欢去上幼儿园呢?诺瓦克和妻子一起列出了几项蒂姆的爱好,比如绘画、唱歌、交朋友。然后他们便着手实施他们的计划:

    我与妻子里尔和大儿子鲍勃开心地趴在餐桌上玩手指绘画。不一会儿,蒂姆就偷偷跑过来,躲在角落里偷偷往这边瞅,然后就蹭到我们的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