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四十章 朱厚照开窍 (第1/2页)
御马监属下的勇士营和四卫营是朱厚照维系身家性命的军队。 但是这个只有两万人编制的军事机构,却在弘治皇帝的庇佑下,膨胀成为了一个人数达到八万的超级机构。 臃肿的有些过分了。 当然,机关臃肿,办事效率底下,这是一个机关在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,小到一个单位大到国家政府都一样。 比起后世那些丧失了自我发展能力,年年亏损,只能靠着银行输血生存让地方政府痛苦不堪的僵尸企业,御马监掌握的这两个禁卫营算好的了,至少还有两万可战之兵。 只不过这多余的六万辅兵,侵占了大量的军费和人力资源。无论是为了禁卫部队的健康发展,还是为了提升战斗力,都必须立即着手裁撤。 有人的地方就有拉帮结派,就有尔虞我诈的人情世故。 朱厚照贵为皇帝,却也深陷在权利的淤泥中,寸步难行。 司礼监东厂、御马监禁军、锦衣卫,皇族宗室等等这些团结在朱厚照身边的保皇党,他们之所以会团结在皇帝的身边对抗强大的文官集团,无非就是皇帝能够带给他们权利和金钱,通过攀附皇权可以获得寻常手段难以得到的好处。 如果朱厚照无法保障大家的利益,甚至还反过来有所损害。 这些往日匍匐在皇帝脚下无限谄媚的家伙们,翻起脸来绝对比哈雷彗星还快,回头就会把皇帝踹下龙椅,然后翻过来当兔儿爷通**。 给六万人安排工作,即便是效率很高的现代政府都是比较伤脑筋的事情。 在大明那简直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。 大明现在只有落后的手工业,工作机会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,士农工商,工人在大明朝地位可不高,甚至称之为贱业也不为过。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,那就只有种田了! 在古代农业社会种田就是最体面的职业,也是国家稳定的根基,整个大明七千万人,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,上到老人、下到小孩只要是能动的,都必须种田,到死都不能停。 在这个生产力效率低下的时代,每个人都必须拼命地干活,才能保证自己有饭吃。 一旦遇上连续的灾荒年份,就会出现卖儿鬻女,人相食的惨状。 如果朱厚照手里有足够的田地,把这六万人撒出去种田就好了。 朱厚照如果能给每个人送几亩地,在实打实的利益面前,这些辅兵会把他供在神龛里,每天三炷香,当神来拜。 可惜朱厚照虽是富有天下的皇帝,天下之大莫非王土,但这只是名义上的。大明朝但凡是能种出粮食的田地,都已经被大大小小的地主们蚕食瓜分殆尽了,皇帝虽然也是大地主,但是也经不住这么封赏。 所以在某一段时期,朱厚照格外的渴望土地,只要手里有足够的土地,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。 虽然朱厚照知道穿过外兴安岭、沿着鄂霍次克海岸一直往北走,渡过仅仅八十五公里宽的白令海峡,在一路南下,穿过阿拉斯加,越过落基山脉之后,就是作为世界上第六大平原的北美中央大平原,这是一块超过130万平方公里且气候适宜的大粮仓,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一块适合种植粮食的地方。 这么一块庞大的无主之地,如果能吞下来,那该多好啊! 要知道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,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,连5万平方公里都不到。 由黄河冲积出来的华北平原仅仅也才31万平方公里而已。 如果朱厚照能吃下北美中央大平原,就能彻底解决粮食问题,顺带着解决大明王朝人多地少,土地兼并的困扰。 同时朱厚照还能解锁大明的人口限制器,大明人口将在三十年内突破到三亿以上。 当然这只是朱厚照每天晨跑时候的幻想而已,现在大明连近在眼前的东北平原都吃不下呢! 此时大明的北方边境就是山海关,整个东北虽然在大明的影响范围内,但受制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,尤其是桀骜不驯的女真族盘踞于此,使得东北平原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,大量肥沃的黑土地处在荒废状态。 在其位,谋其政! 朱厚照每天早上绕着紫禁城的宫城甬道跑圈,每次路过四卫营的驻地,都会不由自主的去思考六万人的出路问题,琢磨着从哪里去弄土地来安排他们。 就像是小说里修仙练功,陡然一下捅破了关隘桎梏,突破到了更高一个阶段。 想着想着,脑瓜子就通了,朱厚照逐渐摸到了一些战略层次的问题。 原本他只想着给六万人谋个生路,后来思维一扩散,就变成了给大明七千万老百姓谋个更加光明的未来。 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,朱厚照也想照着后世网络上那些穿越大咖们的思路,烧水泥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