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世民穿越刘禅_第四章各派的心思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四章各派的心思 (第2/2页)

判到了我俩的来意……

    “这……陛下英明!臣等虽受先帝、陛下厚恩,又与当今太后有兄妹之亲,但也不敢觊觎陛下之心思,只求陛下为臣等东州士族指一条明路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寻思道:“蜀中诸多派系,荆州、元老派自不必说,都是先帝、丞相故旧。这东州派虽说体量小于益州士族,但胜在踏实能干,可以拉拢。”

    “二位言重了,昔日先帝入益州,东州士族大多暗里明里支持先帝,也算是有从龙之功的。何况自吴太后处论起,朕还要尊二位一声”舅父“呢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看看二人表情从惶恐变为激动,继续和声道:

    “只是朕不知,二位是否代表了东州派所有世家的意思?”

    二人见陛下没有为难自己的意思,也安下心来,信誓旦旦地说道:

    “陛下且宽心,臣等二人方才统一了各家的意见,这才赶着入夜时分前来扰驾……”

    “很好,朕就给你们一个方向,具体如何做,二位要多多斟酌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不等二人回话,继续说道:

    “北伐,进而一统天下,这是朕心之所愿。凡是当在朕面前的,不论是谁,朕定叫他付出代价!”

    二人听罢,对视一眼,继而跪拜道:

    “臣等明白,陛下但有驱使,臣等东州士族赴汤蹈火在所不惜!”

    二人表明态度之后,李世民又补了一句:

    “当然,有功者,朕也会重赏。二位既然心中有数,那朕也就不多说什么了。朝堂之上自不必说,倘若朕另有旨意会派人知会你们的。”

    二人再次表示忠心后,李世民屏退了二人。独自在书房中分析着当前形势:

    “目前荆州派蒋公琰已经表了态,东州派今日也表了态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针对益州士族的无差别打压,朕要让这帮历史上裹胁刘禅投降的软骨头们付出代价!”

    想到这里,李世民突然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:魏、吴二国目前在干什么?

    “来人,去把最新的奏折给朕拿来。”

    黄皓在门外应了一声,便跑去拿奏折了。

    约莫一盏茶的时间,黄皓抱着一摞竹简来到书房。

    “陛下,奴婢已经把关于边境战况的奏折为您挑选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有些意外,这小太监,就好像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一样,竟然如此了解自己的心思!

    看来以后自己要适当隐藏自己的心思了,自己只顾为蜀国逆天改命了,这方面倒是忽略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在众多边关奏折中,也找到了自己想看到的内容。

    与自己在史书中看到的大同小异,魏国自五丈原退兵后,再无异动,司马懿也暂时交了兵权。

    吴国孙权在巴丘方向曾经增兵数次,看魏国退兵,也就没了动静。

    李世民看完,卧于书房榻上,兀自感慨起来:

    “自己一定程度上也是托了诸葛丞相的福啊,不是诸葛亮的呕心沥血,魏、吴恐怕早就趁机攻入蜀汉了。

    从历史上看,自己最少有四年时间来完成内部整顿,这时间够用了……”

    一边想着,李世民渐渐睡去……

    此后几日的朝堂基本无甚大事发生,丞相出殡下葬当天,李世民扶着诸葛丞相灵柩哭了个昏天暗地。

    不为别的,诸葛丞相值得,鞠躬尽瘁的千古一相,任谁能不动容?

    建兴十二年九月,这日李世民正在书房处理政务,霍戈在外求见。

    李世民当即召见了霍戈。

    “陛下,幸不辱命,名单上的人臣为您找齐了!”

    霍戈一见陛下就兴奋的汇报起自己的任务成果。

    李世民放下手中竹简,心中虽然激动万分,但表情却只是微微一笑:“绍先辛苦了,你这就去准备一下,午后朕要和他们在宫外密会。”

    霍戈领命而去。

    “黄皓,为朕准备便服,朕要微服出巡。”

    黄皓领命,下去准备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算算时间,自己来到这里已经快十天了,除了前两天早朝的激情时刻,今天恐怕是自己来到这里之后最开心的一天了。

    “各位朕的新一代‘元老派’,朕来了!”

    epzww3366xs80wxxsxs

    yjxs3jwx8pzwxiaohongshu

    kanshubahmxsw7cctbiquhe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